数学教学设计

时间:2024-07-13 20:09:20
数学教学设计(集锦15篇)

数学教学设计(集锦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数学教学设计1

设计说明

本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比的意义以及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鉴于教材的教学内容比较集中,本课时在教学设计上有如下几个特点:

1.复习、铺垫,理清关系。

上课伊始,通过做复习题,使学生加深对比的意义、商不变的性质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理清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2.转化、类推,理解性质。

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从已有的知识入手,通过恰当的提问,引导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领悟用旧知学习新知的方法,发现比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的性质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本质,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3.体验、总结,发现方法。

教学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时,引导学生动手体验,总结出化简比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化简比与求比值的区别,概括出化简比的方法和步骤,使学生对新知的运用能力得以提高。

课前准备

PPT课件 学情检测卡

教学过程

⊙复习铺垫

1.什么叫两个数的比?(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

2.比与分数、除法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明确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可以结合算式或表格回答)

3.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各是什么?[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设计意图:回顾比的意义和商不变的性质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理清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为探究比的基本性质做好铺垫。

⊙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

(2)这三个分数的大小相等吗?为什么?(相等,因为它们的分数值都是0.75)

(3)还有其他方法可以证明它们的大小相等吗?怎样证明?(有,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都可以化成,所以它们的大小相等;根据分数和除法的关系以及商不变的性质也可以证明这三个分数的大小相等)

(4)在除法中有商不变的性质,在分数中有分数的基本性质,那么在比中是否也有类似的性质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比的基本性质。(板书课题)

2.探究比的基本性质。

(1)把,,改写成比的形式。(引导学生汇报并用课件展示:=3∶4;=6∶8;=12∶16)

(2)探讨这三个比之间的关系,用算式表示出来,并说明理由。(3∶4=6∶8=12∶16,比值都是0.75)

出示课堂活动卡。

(3)观察、比较、发现。(结合学生的汇报,用课件展示相关内容)

6÷8=(6×2)÷(8×2)=12÷16

↓↓↓

6∶8=(6×2)∶(8×2)=12∶16

规律: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6∶8=(6÷2)∶(8÷2)=3∶4

↓↓↓

6÷8=(6÷2)÷(8÷2)=3÷4

规律: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数学教学设计2

为了总结苏教版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材十年实验的经验,交流江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和成果,探索改善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途径,以推动教材的进一步完善和数学课程改革特别是课堂教学研究与改革的不断深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编辑部决定举办“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优秀教学设计”评比活动。

教学设计应围绕苏教版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材所安排的教学内容,突出教材自身特色,体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善于结合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组织学习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合理选择、有效运用不同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努力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开展多角度多层次的数学思考,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设计文稿包括“教学内容”“教材简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资料链接”七个部分。其中,“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 部分必不可少。“教材简析”可简要分析相关内容在相应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处理的意图和特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主要的教学策略,字数一般在500之内。“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忌空话套话。“教学过程”是文稿的主体。教学过程应翔实、具体,不仅要有教学程序的叙述,更要有教学重、难点的具体教学处理,以及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的预测和相应的教学应对措施;设计的学习活动应力求新颖、层次清晰,富有启发性和数学思想内涵。对教学过程必须所作的“说明”不求多、求全,最多选择3~5个关键环节,结合具体教学安排简述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的依据,以及这样的安排对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方法、积累经验所具有的积极意义。“资料链接”主要是指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数学史料、名题趣题,以及它们在社会、自然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等,字数一般在500之内。教学设计的叙述主要采用“谈话”“引导”“启发”等教师如何组织教学活动的方式,而不是师生对话的形式。

设计内容不仅包括新授课,而且包括练习课、复习课。将分别确定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的一、二、三等奖的不同比例名额,进行评选,颁发证书并择优发表。

数学教学设计3

一、教学内容:

人教课程标准实验版第九册P59例2。

二、教学目标:

1、运用知识迁移,结合直观图例,应用等式的性质,让学生自主探索和理解简易方程的解法。

2、通过多种形式的分层练习,让学生较熟练掌握简易方程的解法。

3、帮助学生养成自觉检验的学习习惯。

4、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渗透代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应用等式的性质,理解和较熟练掌握简易方程的'解法。

四、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1、什么叫方程的解?什么叫解方程?

2、解方程:X+15=48X—3.2=2.6

解答后说一说(1)你解这两个方程的依据和方法是什么?

(2)说出等式的另外一个基本性质。

(计算机分别演示等式的两个基本性质。注意“不为0”)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利用等式的性质来解简易方程。

板书:解简易方程。

(二)新知学习。

……此处隐藏12729个字……p>2、引申、变化。

把例2改成:45与39的和乘以45与39的差,积是多少?

教师提问:这道题求什么?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怎样列综合算式?

(45+39)×(45-39)

=84×6

=504

三、巩固反馈。

1、口答列出综合算式。

(1)35与25的和,除以它们的差,商是多少?

(2)25与4的积,减去75除以5的商,差是多少?

2、连线。

3、列综合算式。

4、根据四则算式的意义,把算式读出来。

(1)27×4+54×5(27乘4的积,加上54乘5的积,和是多少?)

(2)(72+28)×(72-28)(72与28的和,乘它们的差,积是多少?)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的思路是什么?应该注意什么?

五、作业。

列综合算式解下面各题。

(1)82与15的差,乘32与18的和,积是多少?

(2)1650除以5的商,加上16与8的积,和是多少?

(3)25与16的积,减去756除以4的商,差是多少?

(4)720与160的和,除以84与40的差,商是多少?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看谁算得快

活动目的

1、使学生在活泼的气氛当中进一步巩固混合运算的顺序。

2、培养学生团体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活动准备

将一道三步混合运算题,按班级小组数,分别写在几张大号卡片上。

活动过程

1、每组选出三名代表,每人做一步式题,将一道题共同完成。

2、哪一组最快、准确而且书写工整,就是赢家。

算术连环桥

游戏目的

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熟悉混合运算顺序。

游戏准备

投影片或大挂图(如下图)。

游戏规则

从数字“1”开始,按顺序经过每一座桥,每次在每座桥都要选用一种运算符号(可使用括号),使整个算术桥畅通无阻。

数学教学设计15

【教学内容】

教材第77页例3、“做一做”和练习十七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两积之和等于已知的总和和含有小括号的方程的解法,并会列方程解具有这种数量关系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检验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寻找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

【复习导入】

1.解方程。

2x-3=5 4.5+3x=13.5

2.妈妈买了2kg苹果和3kg梨,已知梨每千克2.8元,苹果每千克2.4元,妈妈一共要付多少钱?学生读题后,独立列式计算,并说出数量关系。

苹果的总价+梨的总价=总钱数

2.4×2+2.8×3=13.2(元)

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实际问题与方程。(出示课题)

【新课讲授】

1.教学“列方程解两积之和的应用题”。

(1)出示情景图。

每千克苹果多少元?

(2)列方程并解方程。

让学生独立写出等量关系,列方程并解方程。

苹果的总价+梨的总价=总钱数

解:设苹果每千克x元。

2x+2.8×3=13.2

2x+8.4=13.2

2.教学例题3。

出示例题3。

把上面的例题改成例题3:妈妈买了苹果和梨各2kg,共付10.4元,已知梨每千克2.8元,苹果每千克多少钱?

提问:这道题与上一题有什么异同?(这道题的数量关系和上个例题一样;只是部分数字进行了改动,解题方法也和上题一样)

学生独立解答。

(1)学生审题,说出解题思路。

(2)口头列出方程:2x+2.8×2=10.4。

(3)在课本上写出解答过程。

全班交流汇报,教师引导总结解法:

(1)用未知数x表示每千克苹果的价钱。

(2)根据苹果的总价+梨的总价=总钱数列方程。2x表示苹果的总价,2.8×2表示梨的总钱数。

(3)根据解2x+2.8×2=10.4这个方程的方法,把2.8×2先算出来,把2x看作一个整体,转化成我们学过的方程的类型来解方程。

教师边讲解边板书。

解:设苹果每千克x元。

2x+2.8×2=10.4

2x+5.6=10.4

2x+5.6-5.6=10.4-5.6

2x=4.8

2x÷2=4.8÷2

x=2.4

(4)经检验,x=2.4是方程的解。

3.探究第二种解法。

提问:除了上面的方法外,还有什么方法?(学生独立思考后,试着用另一种方法列出方程,说出自己的思路)

让学生说出数量关系,并列出方程。

板书:(苹果的单价+梨的单价)×2=总钱数

解:设苹果每千克x元。

(x+2.8)×2=10.4

讨论:这个方程怎样解?自己动手试一试。

学生汇报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在解这个方程时,可以把小括号内的2.8+x看作一个整体,先求出2.8+x等于多少,再求出x等于多少。

板书:解:设苹果每千克x元。

(2.8+x)×2=10.4

(2.8+x)×2÷2=10.4÷2

2.8+x=5.2

2.8+x=5.2-2.8

x=2.4

4.比较两种解法。

提问:例3中的两种解法列出的方程有什么联系吗?

方程1:2x+2.8×2=10.4

方程2:(2.8+x)×2=10.4

学生自由发言。

讲解:从第二个方程到第一个方程,实际是利用了乘法分配律;从第一个方程到第二个方程;实际上是应用了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77页“做一做”。

这道题,数量关系为两积之和的实际问题。已知四张门票共11元。从插图中可以看出,成人票、儿童票各2张。

2.完成教材第80页练习十七的第1~3题。

【课堂小结】

提问:本节课你又学会了解哪些类型的方程?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

小结:这节课我学会了两积之和等于已知的总和及含有小括号的方程的解法。

【课后作业】

教材第80页练习十七第4题。

《数学教学设计(集锦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