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设计合集1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设计1一、 出示《游子吟》古诗。指名读。
二、 检查预习。
1、 你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板书:孟郊)他是哪个朝代的人?(唐朝)
2、 他为什么写这首诗?(生:他想铭记母亲对自己的慈爱)板书:铭记(什么叫铭记)生:永远记住
3、 师小结:他就是想记住母亲的恩情,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请学生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师生共同板书师提示学生注意恩是上因下心。
三、 自由读一节,动笔画出给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
小组内交流最感动的句子。生1: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补衣服。从一针针一线线体会到了母亲很关心很爱他,缝得很仔细,指名2-3人读中体会问:她在缝衣服时还会想些什么?你从中又体会到了什么?(生1说舍不得儿子走;生2说她想儿子早点回来)
第二节中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深?指名说并读。(师点评你读出了母亲对儿子的不舍)生2读(师点评你读出了依依不舍)生齐读。这时孟郊看到母亲头上怎样?他心里又会怎样想?生1她昨夜肯定没睡好,为我操心生2母亲昨晚睡迟起早生3:母亲为儿子操心把头发都弄白了。师:湿润是什么意思?(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没流下来)
师小结:母亲的恩情一方面体现在行动上,一方面体现在语言上。板书
四、 让我们轻轻地读这首诗,找出文中和诗句相对应的句子,仔细听。
师: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母亲的恩情啊!(生:):
师:有一天,儿子要出远门了,母亲给他缝补衣服。
师: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生;临行密密缝
师让学生说意恐迟迟归的意思。
让学生练习背诵,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背上。一组展示背诵(齐背)背得怎样?有感情吗?另一组挑战背。师小结:刚才两小组同学把最后一行诗句背诵的特有感情又《游子吟》齐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千古名句,要记住。那么我们能为母亲做些什么呢?小组内讨论,看谁能做一个爱母亲的孩子
生1帮母亲洗衣服、刷碗、切菜、等做家务。生3:洗脚。
师:希望你能说到做到,落实到行动上今晚给母亲洗脚。
板书: 行动上
母亲的恩情 太阳的光晖
铭记 语言上
孟郊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设计2教学目的要求:
1、 知识与技能:
1) 认读4个生字。书写4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 体会风的奇妙。
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形象的课件了解风的无形与奇妙。
2) 通过朗读、背诵体会风的美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认识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 认读4个生字。书写4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时间安排: 一课时。
教具准备:
有关风的声音及课件。
教学设计:
一、 激趣导入:
1、 师:今天老师要考考小朋友们的耳朵灵不灵(放的声音)。
2、 师:是什么声音?(风)同学们的耳朵真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唐代诗人李乔写的古诗《风》。(板题:风)
二、 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课件出示古诗)师:先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整首诗的朗读,注意你预习时读不准的字音。
过度: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学会朗读这首古诗。(想)那首先得过了生字这一关。
三、学习生字。
1、自由轻声地读古诗,要求:
1) 画出生字,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2) 把古诗读通顺。
2、出示生字,自由读。
3、指名读,正音。
4、 开火车检查字音。
5、 齐读。
四、出示古诗测读。
1. 自由读诗,读通顺。
2. 指名读。
3. 开火车接读。
4. 齐读。
五、学习古诗。
过度:同学们的古诗读得如此的好,想不想知道每一句到底描绘了怎样的景物?(想)那赶快读诗吧!
1、自由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难问题?
2、学生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课件理解。)
3、朗读、背诵古诗。
1) 同桌互读古诗,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句,并读一读。
☆ 自由读。
☆ 指名读(出示课件让学生在情景中找到感觉)。
☆ 评。
☆ 有感情地齐读。
2)背诵古诗。
☆ 自由背。
☆ 指名背。
☆ 分男女生有感情地背。
解落三秋叶——稍快、高
能开二月花——慢、柔
过江千尺浪——快、高
入竹万竿斜——后三个字一点一顿
☆ 齐背。
六、小结
师:这首小诗描绘了刮风时景物的变化。题目是“风”,全诗无一“风”字,但每一句说的又都是风:风可以把秋天的树叶吹落,可以使春天的花开放,可以在江面掀起千尺浪,可以钻进竹林,让竹子歪斜。
七、拓展思维:
1. 仿说:
过度:那么同学们能不能也试着说一说“风”在哪儿?
(课件出示“我们知道”)生自由说,指名说。
2、积累诗词:
过度:同学们真是细心观察的小朋友。老师今天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了几首描写“风”的诗歌,想不想听一听,读一读?(课件分别出示《东风忙》、《风》、《咏柳》,师生读。)
《东风忙》
春风春风,忙东忙西。
去化积雪,去溶冰河。
去发绿叶,去吹风筝。
看它没影,听它有声。
《风》
春天里,东风多,
吹来燕子做新窝。
夏天里,南风多,
吹得太阳象火盆。
秋天里,西风多,
吹熟庄稼吹熟果。
冬天里,北风多,
吹得雪花纷纷落。
咏柳
碧玉壮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 ……此处隐藏13992个字……结:是啊,无论最终的结果怎样,做任何事我们都要不怕困难,不轻易放弃,要努力去做。(五)作业超市
第一个层次考虑到学困生,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写规范地书写田字格里的生字。就可以得一颗星。
第二个层次考虑到中等生,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规范书写田字格里的生字。并能用加点词语造句就可以得两颗星。
第三个层次考虑到优等生,能续编小故事,《小加学跳马》就可以得三颗星。
板书设计
再来一次
“妈妈小加”
专心做失败
不放弃再来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设计14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纸张的发展变化;
2.使学生明白各种纸张的功能特点
3、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训练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将来有更多的创造,为人类造福。
教学重点、难点:
1、明白课文中各种纸张的功能特点。
2、大胆想象,自己设计一种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
二、自学自悟,理解课文:
1、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号,什么意思?你想怎样学呢?
3、那么这篇课文的阅读提示向我们提出了什么问题呢?打开书,一人读,其他同学找到四个问题。
4、初读课文,解决第一个问题。
5、再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合作学习,解决第二个问题。
6、学生汇报。
注:侧重点不同。
齐读课题。
阅读课文。我想按照阅读提示去学……
1、给纸奶奶过生日的有哪几个儿孙?
2、他们有什么本领?
3、纸有哪些发展变化?
4、你还想发明什么样的纸?
学生自学。
学生喜欢说哪个问题,就说哪个。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设计15【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的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自己有信心,懂得用适当的方式展示和表现自我;懂得应当为别人服务。
【教学重点】
1.能正确熟练地认识本课生字词。
2.理解王宁为什么要当劳动委员,理解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的含义。
【学情分析】
班级选班干部是一件孩子们都关心的事,学生易于将课文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会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容易。但是自己选自己的事情却并不多见。教学中在学生朗读感悟的同时,要培养学生做事有自信,学会正确的自我表现,更主要的是要有一颗为别人服务的心。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个故事,请听教师讲述“毛遂自荐”的故事。 2.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刚才我们听到的是谁吗?(让学生自由说)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讲的是一位同学,他也像毛遂一样,站在大家面前,说:“我选我。” 3.板书课题,自由读课文,说说“我”是谁?选自己做什么?为什么选自己?
二、认读生字,再读课文
1.同桌朗读课文,互相检查课前自学情况,要求做到: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a.出示生字,多种形式进行认读。 b.同桌互相读互相正音。
c.开展“一字之师”游戏。自己选择一个字,上台领读、组词,并说说记忆的方法。 d.课件出示词语,齐读。
3.检查课文初读情况,全班齐读课文。 4.老师范读。
三、写字教学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认读。
2.观察字形结构,说说写字时要注意的地方。 3.范写,指导重点笔画,如:(1)“青”:下边“月”的第一笔是撇不是竖。(2)“教”:右边共四笔而不是三笔。(3)“切”:第二笔是竖提,一笔写成,不是提土旁。(4)“室”:写紧凑一点儿,防止拉长。“青”下半部分的第一笔是“丨”等。 4.学生练写。巡视指导。
四、结课
布置作业——练习读课文,练习念准生字,练习正确书写生字。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探索新知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学过的课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出示生字生词卡片,自读、齐读、接龙读,用自己喜欢的字组词造句。
二、细读课文
1.齐读第1自然段:
师:看看这一段有几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在读这一段时,要注意句中的停顿,如:“他转到/别的学校/上学了。” 2.讲读第2自然段:
师:小朋友,这一段有四句话,是哪四句话呢?(指四名学生各读一句。)
(1)班里没有了劳动委员怎么办?指导学生理解“补选”示缺少了补上去的意思。
(2)“大家都在想”想什么?联系第二句回答。(3)“静悄悄”是什么意思?
(4)正在大家认真思考时,发生了什么事?(出示课件)理解“突然”。
3.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
(1)为什么大家听到王宁说:“我选我”时愣住了呢?什么叫“愣住”了?请小朋友们做一做愣住了的样子,好不好?
(2)当林老师问王宁为什么选自己时,王宁时怎样回答的?(出示课件)
①读王宁说的第一句话,你知道了什么?(王宁和李小青时好朋友。)
②读王宁说的第二句话,你又知道了什么?(李小青爱劳动、爱集体,当劳动委员很负责。)联系实际想一想,李小青可能做了哪些爱劳动、爱集体的事?(扫地、擦黑板、关门窗)
③读第三句话,联系上句想想什么叫“热爱劳动、关心集体”?王宁说“像他一样”是什么意思?
(3)把王宁的话连起来读一读,老师小结:王宁的话告诉我们,李小青和他是好朋友。李小青热爱劳动、关心集体。王宁决心像他学习,所以选自己当劳动委员。说明王宁又为大家服务的好思想。
4.齐读最后一段:
(1)师:“刚”是什么意思?
(2)“一片掌声”是说同学们都鼓掌了,掌声很响,很热烈。王宁的话刚说完,为什么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呢?
5.创造性演读课文:
(1)师生表演。
(2)小组内表演:分别扮演老师、王宁。
(3)各组推选优秀“老师”“王宁”上台表演。
三、读读说说
1.出示课后“我会读”的句子,多种形式练读。
2.提问: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说法不同,意思相同)
3.照样子说一说。李强是我的好朋友。是我的好朋友。是。
四、结课
1.拓展思维,深化理解:
假如你是王宁,当选劳动委员后会做些什么?
2.小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