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学了》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上学了》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上学了》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积极适应新的环境,在新的环境中树立自己的目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尽快进入中学生的角色。
能力目标
能够正确处理中学学习生活所面临的新变化,积极适应新的环境
知识目标
步入中学学习生活上的变化、及如何适应。
教学资源
课本、自身及学生资源
教学难点
如何积极适应新生活
教学重点
如何积极适应新生活
解读学生
对于此年龄段的学生,由于刚刚告别小学生活,对初中生活还不能马上适应,常常还会以处理小学学习生活的方式来处理初中的学习生活。
解读方法
教学方法
提问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准备
通过报刊、网络搜集影像及查阅资料并整理
教学过程
1、对课本中陈杰和李辉的境遇你怎么看?
2、李辉为什么会觉得孤单、失落?你能帮助李辉吗?
根据自己的理解,简要回答老师的提问。
明确面对新环境不同的人会表现出不同的反应。
正课
中学生活新变化
1.谈一谈对新学校的了解及印象(学校基本情况……)
2.对比中学与小学学习生活的不同之处有哪些?(环境、学习内容、生活方式、人际圈、心理……)
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理解回答
1.了解新学校是适应初中生活的第一步。
2认识到中学生活的变化,更好的适应新的生活。
正课
积极适应新生活
在新的环境中……
你的忧虑是什么?
你的期望是什么?
你将如何适应这些新的变化?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思考并回答
刚涉入新的环境,往往会有某种忧虑,同时也会有某种憧憬和期待,引导学生积极面对、积极适应新生活
结尾
活动实践环节
1. 透视自我:完成相关对学校新环境适应的测试。
2. 制定一个适应中学生活的计划
学生思考完成
1.了解自身适应能力的状况
2.养成动手、主动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效果预测
引导学生积极适应新的环境,在新的环境中树立自己的目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尽快进入中学生的角色。
《我上学了》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祖国首都北京的标志——天安门,初步激发爱国情感。
2.简单了解我国的民族,知道自己的民族是汉族。
3.指导读书写字的姿势,了解语文学习的有效途径,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观察插图,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1.仔细看图,指导观察:孩子们,你们从画面上看到了什么?
2.左上角的这个建筑,你认识吗?我们听听歌曲,看看你能不能从歌曲中听出来,好吗?(播放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学生回答建筑物的名字。
3.交流对话:天安门你去过吗?说一说当时你见过什么?感受到什么?
4.天安门最精彩的一个时段就是升国旗仪式,联系我们学校每周的升国旗仪式,在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中,想象天安门升旗仪式的壮观场面。
5.图上的小朋友有什么共同点,还有什么不同点?
6.虽然这些孩子来自不同的民族,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人!孩子们,我们也是中国人!知道吗?跟老师一起大声的读两遍。播放歌曲《爱我中华》,渗透民族团结教育。
7.指导学生书写与“太”、“大”格式相近的“人”。着重讲解“人”字的笔画与占位。
二、讲解示范,进行读写养成教育。
1.出示小故事《喜洋洋治眼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看看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读书写字的。
3.教师示范,学生跟做。
(1)读书姿势—坐姿要端正,身体自然放松,双手拿书的中间部分,书直立略向外倾斜,眼睛与书保持一尺左右的距离。
(2)握笔姿势—一指二指捏着、三指四指托着、小小手指跟着。
(3)写字姿势—指离笔尖一寸、眼离书本一尺、胸离课桌一拳。
4.学生练习读书姿势、握笔姿势、写字姿势,教师巡堂,表扬姿势正确的,纠正姿势不当的。
三、交流展示,进行热爱语文教育。
1.最近有没有读过什么故事书或者看过什么动画片?试着说说你知道的有趣故事。
2.小组内互相说一说,选代表全班交流。
3.教师点评,提出要求:个人读要大声读、集体读可以适当声音轻一些;听故事时要专心,要听清楚内容。
4.指导读书习惯——口到、眼到、心到。
5.推荐课后读物,引导家长开展亲子阅读活动。
四、巩固练习,习惯训练。
1.朗读《上学歌》,注意读书姿势。
2.练习书写“人”字。
3.保持坐姿三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