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七篇
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主题来展开,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意义。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设计方案 篇1一、通知
(1)标题:第一行居中写明“通知”或“关于XX 的通知”。
(2)称呼:换行顶格写明被通知方的名称,后用冒号。
(3)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通知内容,如会议通知包括会议内容、时间、地点、出席对象和有关准备事项等。
(4)署名:正文下一行的右下方写发出通知的单位或组织。
(5)日期:写在署名下一行的右边。
下面是一份会议通知:
通 知
各班班主任和政治老师:
兹定于X月X日(星期X)下午三时在党支部办公室召开班主任和政治老师会议,讨论研究怎样加强学校政治思想工作问题。请充分准备意见,准时参加。
支部办公室(盖章)
X年X月X日
二、启事
启事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团体或个人,需要向公众说明某事或希望公众协助办理某事时使用的一种事务文书。
启事的本意是公开陈述事情。“启”,即叙说、陈述之意;“事”即事情。目前有的人把“启事”写成“启示”。“事”和“示”读音相同,但意思不同。“启示”,是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的意思。
种类
按内容分,启事有征文启事、招聘启事、招生启事、征订启事、开业启事、迁址启事、征婚启事、结婚启事、离婚启事、寻人启事、遗失声明等。按公布的形式分,启事有报刊启事、电视启事、广播启事、张贴启事等。
特点
1、告启性。启事面向大众告知事宜,它只具有知照性,没有强制性和约束力。
2、简明性。启事要求写得简洁明了。无论是登报、广播、电视或张贴,启事都必须写得十分简明。有的启事三言两语;有的启事用单行单句排列内容,竭力做到一目了然。
启事的简明性,除了为读者提供方便之外,同时也受篇幅版面限制。张贴的启事不允许写得长。电台、电视、报刊启事,是要出钱刊登的,这就更要节俭字数,压缩版面,力求用更少的钱达到最优的启知效果,这更促成了启事的简明性。
写作要求
1、内容要简而明; 2、用语讲求礼貌。
格式
启事通常由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 标题:第一行居中写明“XX启事”。
(2) 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启事内容,交代有关事情的原委和目的,提出要求和希望,说明有关注意事项及办理程序等。有些内容则不应写具体明确,如“招领启事”中有关失物的详情,以防冒领。
(3) 署名。
(4) 日期。
启事不具备法令性、政策性、因而也没有强制性和约束性。
启事有招领启事、寻物启事、招聘启事、征稿启事等多种。
(一)招领启事
拾到东西后,希望迅速找到失主,归还原物,就可以写招领启事。要写清拾到物品的名称、时间、地点,向谁认领。为防冒领,物品的特征不要全写出来。
(二)寻物启事
东西丢失后,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把失物找回来,可写寻物启事。要写清丢失物品的名称、特征和丢失的时间、地点,并写明交给谁或交到什么地方。
(三)、征文启事
《国庆特刊》征稿启事
为了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XX华诞,班委会讨论决定,我班出一期“国庆特刊”。希望全班同学踊跃投稿。具体要求:
一、内容能表达我们年轻一代对祖国对党的无限热爱之情,体裁不拘。
二、500字左右,要用稿纸誊写清楚。
三、稿件请于9月20日前交给宣传委员黄玲玲同学。
高三(1)班墙报
x 月x日
三,启言
(1)称呼:第一行顶格写,后用冒号。
(2) 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一般先写问候语,再写主要内容。
(3)结尾:写祝颂语。“祝”、“此致”等词语可紧接正文之后写,
也可独占一行,空两格写。“健康”、“敬礼”等用语要另起一行,顶格写。
(4) 署名:写在另起一行的偏右处。
(5)日期:写在署名下一行的右边。
(6) 用语要简洁得体、条理清晰,有真情实感。
四、新闻
新闻的结构内由五部分组成:1标题,2导语,3主体,4背景,5结语。
(1)标题:是新闻内容的提要。除正题外,前面可家加引题,后面可加副题。
引题也叫引标,肩标,眉标,领标,位于正题之上,作用是介绍背景,烘托气氛,揭示意义,引出正题。
正题也称正标,母标,是多行标题的中心,用来揭示新闻最主要的事实,既提挈全篇,又浓缩文意。
副题又名副标,辅标,子标,提要等,位于正题之下,主要用来对宽泛的正标作具体的补充或限制,或点明意义,揭示效果。
(2)导语:开门见山,简明扼要地写出新闻事实或中心。有叙述式导语、描写式导语提问式导语等。
(3)主体部分:具体展开事实的叙述或进一步突出中心。新闻及时、准确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重要事件,一般篇幅较短。基本要素是时间、地点、事件等。内容必须真实,要“用事实说话”。
(4)背景:揭示新闻发生的环境和社会条件。
(5)结语: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话,阐明新闻所述事实的意义。
如何写好一句话新闻
1、明确"一句话新闻"的概括题的答题要点
形式上:一句话新闻,可以是单句,也可以是复句,一般情况下以单句为主。 内容上: 严格而完全地反映新闻事实。以尽可能少的语言表达尽可能丰富的新闻内容。①时间,②地点,③人物(对象),④事件(过程结果),⑤原因(目的),⑥方法(措施,手段,途径)。它要求比导语精练,比标题具体丰富.
就某一则新闻材料的概括而言,不一定面面俱到,特别是一些新闻价值不大的要素,可视具体情况取舍。
例文
根据材料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30个字.
北京市公安机关在追逃专项斗争中,采取"网上作战"等高科技手段和对在逃人员的分级督捕,自 7月1日至8月2 日,将211名在京作案后逃跑的犯罪疑人缉拿归案.
据介绍,按照中央政法委和公安部的部署.北京市公安局白5月份开始对全市1990年以来的负案,批捕,扣留在逃犯罪嫌疑人和从监管等场所逃脱的犯罪嫌疑人和罪犯,进行全面调查,将查出的1000余名在逃人员的情况全部输入计算机上网。并与公安部联网。
为加强迫 ……此处隐藏7037个字……这里。
六、读书、写字。
1、今天,我们学的汉语拼音13课在书上第45页,请同学 们把书打开,让我们一起跟着录音机来把我们今天教的内容读一下。
2、Bn en in 这三个前鼻韵母怎么写呢?
师范写,学生描红。
七、总结。
今天 这堂课,我们学会了前鼻韵 母Bn en in ,还学会了Bn en in和声母相拼的音节,一些带有介母的音节比较难读,回家要多练习。
教学设计方案 篇6【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保护动物。
2、认识本课生字,能准确认读。
3、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
【重点难点】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
2、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动物与人互相依存,有保护动物的意思。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动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你最喜欢什么动物?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有关动物的拍手歌好吗?(打开书)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读准字音。
2、将生字圈出来并大声读一读。
3、游戏:你指我读,你说我猜。
4、谁愿意做小老师领大家读?(出示字卡片)
护 牢 孔 雀 锦 丛 鹂 灵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5、再读课文,巩固字音。
三、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文中都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动物?请你默读课文,画出动物的名字。
3、同学们都查找了动物的资料,你们愿意向大家介绍介绍吗?大家都准备了动物图片或头饰,假如你就是这种小动物,请你在大家面前展示一下自己好吗?
⑴ 在组内介绍资料,交流。
⑵ 各小组推荐展示。
4、听了大家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吗?
5、除了文中介绍的几种小动物以外,还有很多小动物,它们都很有趣,有意思,我们也来听听它们的介绍好吗?(指名介绍)
6、你们喜欢这些小动物吗?愿意读读吗?(自由读)
7、你们发现这篇课文有什么特点?(拍手歌)
课文以拍手歌的形式出现,读起来朗朗上口,你们愿意两个人拍手读读吗?(两人一组拍手读)
8、能背诵的小朋友可背诵。(指名在大家面前展示)
四、总结
地球是人类与动物共同的家园,动物与人类互相依存,保护动物是我们的责任。
五、实践活动
根据课后学习伙伴的话,说说讲卫生的拍手歌,也可以小组为单位自编拍手歌在全班展示。
【板书设计】
识字七
保护动物要牢记 大小动物都有家
人和动物是朋友 保护动物是大事
教学设计方案 篇7教学目标
1.在学习中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含义。
2.训练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1、2
教学难点:3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赶驴人在驴子的脖子前挂一块肉,驴子为了吃到那块肉就不停往前跑,但是驴子始终也追不到那块肥肉。
二.整体感知
1.范读(关注字音、节奏)
2.自读(注意读准字音、节奏、圈画疑难)
3.个别朗读,同学互评
4.集体朗读
三.合作探究
1.疑难字词,小组交流,班级互助
2.根据幻灯解决重点词句
3.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同时思考导致驴悲剧的原因有哪些。
预设:
(1)好事者(2)老虎
(3)驴本身(4)黔地
4.你认为哪个原因更重要(用自己的话概括)
预设:
(1)好事者带来且无用;不带,或带而用,则不会出现此悲剧
(2)老虎要吃它,驴并未有侵犯虎之意,是虎主动入侵(直接原因)
(3)驴本身无能,仅一“鸣”、一“蹄”。(根本原因)
(4)黔地,没有挖掘驴的价值
注:由预设2、3理清结构,解读课文
①虎对驴的态度前后有何变化(看图找出文中相对应的句子,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画面深层挖掘虎的心理)
以为神——莫相知——以为且噬己——觉无异能——终不敢搏——技止此
畏---疑---恐---不奇---怕---喜(结合画面,试背课文)
②面对凶悍的老虎,驴有何反应
“鸣”“蹄”(成语:黔驴技穷黔驴之技)
③观看flash影片《黔驴技穷》,概括虎、驴的形象
驴:软弱无能狂妄自大迟钝麻木愚蠢虚荣
貌似强大外强中干
虎:勇敢大胆谨慎小心观察仔细狡猾敏捷
小结:好事者与老虎包括黔地,作为外因在这场悲剧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但根本原因在驴自己.文章标题是《黔之驴》,但着力多的却是虎,是否偏题,标题可否改为“黔之虎”(学生讨论)
以虎衬驴
5.作者为何要塑造驴的形象,通过什么方法来塑造,目的又何在。(作者、背景、体裁)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常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
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文学家。和韩愈合称为“韩柳”,被誉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其作品多为揭露统治者的昏庸无能,残暴凶残,同情人民的不幸遭遇。
背景:《黔之驴》是柳宗元被贬官时所作的《三戒》中的一则。《三戒》是作者寓言作品中的代表作,《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作者认为这三则寓言都可以使人引以为戒,故称“三戒”。作品讽刺了那些徒有外表、实质虚弱无能的人。
6.有人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虽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作者除了讽刺那些徒有外表、实质虚弱无能的人以外,还给我们怎样的启发?
(1)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点能战胜它。
(2)透过现象看本质
(3)知己知彼
(4)不虚荣买弄
(5)正确估计对手
(6)坚持,不放弃
四.拓展:
1.一场驴虎之争以驴死虎口而宣告结束,真是几家欢喜、几家忧,虎家族正在为它们的英雄召开庆功会,驴家族却在沉痛哀悼他们的不幸同伴,请你代表虎家族写一份贺词,代表驴家族写一份悼词。
2.柳宗元在这则寓言中塑造了一个不光彩的“蠢驴”形象,其实驴也很无辜,请你改编《黔之驴》,为驴平反,重塑驴的形象。
3.通过本文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新的发现,新的疑问、新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