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4-07-13 20:17:13
【精品】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锦集九篇

【精品】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锦集九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开展,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写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在新的语境中复习认读字,写好六个字。在“整体交互”的语文活动中,引导学生走进课文情境,经历发现的过程。动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在生活中关爱他人。

教学重点:

体会萨沙三次发问的心情,引导感情共鸣。

教学难点:朗读人物对话。

教学准备:

1、助读课件。

2、通过第一课时的教学,学生已读懂读通了课文,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认识了14个生字,写了6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在新的语境中复习认读字。

2?听写含生字的4个词。

3?背投:“森林中一家四口在游玩,他们当中谁是最弱小的?”“可是这个孩子却不服气,”板书课题。“他做了什么事,证明了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呢?”

二、深读课文

1?快速读课文,把写野蔷薇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通过对比阅读,谈个人感受。

2?萨沙和你们一样,也想做一个强者去保护弱小。课文从第三段开始给我们讲了一个生动的故事。自由读3~9段。

3?指导读好萨沙的三次问话。

(1)读3~4段,背投萨沙的话,讨论此时萨沙是怎么想的。

(2)读5~6段,对比阅读,体会萨沙不服气,不承认自己弱小的心情。

(3)读7~9段,背投萨沙和妈妈的话,体会人物心情。

4?分角色朗读3~9段。

5?萨沙不甘心做最弱小的,在生活中他是怎么做的呢?引导说出例子。

三、指导写字

1?观察6个生字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

2?由学生提出最难写的字,写时注意什么,教师范写。学生评价。

3?学生交流其余的字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学生自己写。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师傅、刷浆、包袱、透亮、清爽、搜索、威严、露馅、发怔、发傻、半信半疑等词语。

2、了解一位普通的手艺人高超的技艺。

3、继续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对具有超凡技艺的奇人由衷的赞叹和肯定。

【教学重点】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方法】感情朗读抓重点语句体会拓展阅读【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本学期的课文中,我们认识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请抢答他是谁?

他,尽心尽力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自己却饿死长征途中。(老班长)

他,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水,将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将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用血肉之躯铸成了一座不朽的生命之桥。(老汉)

他,神机妙算,算天、算地、算人,三天内造出了十万支箭,令妒忌他的人自叹不如。(诸葛亮)

他,勇武机智,赤手空拳打死一头大老虎。(武松)

他,有着一颗善良、坚定、执著,金子般的新,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一口井这一梦想不懈努力!(瑞恩)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普普通通的手艺人──刷子李。

二、解题,明确学习要求

读题,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是个粉刷匠,专干粉刷这一行,姓李。)那么,如果做豆腐做得特别好的王师傅咱们可以叫他──豆腐王,张师傅泥人捏得特别好,咱们称他──泥人张,是呀,在旧天津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称呼。那么,这篇课文我们的学习重点在那儿呢?

指导阅读自读提示,勾画要点,补充自学要求:

⑴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些地方?

⑵作家冯骥才是怎样写出他技艺高超的?

⑶找出精彩语句,体会表达效果。

4、根据自学要求阅读课文,对第一题勾画圈点做批注,老师巡视,发现问题,点拨指导。

5、交流自学心得:⑴刷子李的技艺高超,也就是他的奇表现在哪些地方?

根据学生回答指导理解重点句,并指导朗读:

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

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干活前,穿上这身黑,就好像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

可刷子李一举刷子白得清爽。

啪啪声里雪白的屏障。

每一面墙刷完没发现。

⑵那么,作家冯骥才是怎样写出刷子李技艺高超的?请小组同学合作讨论,把你们组总结出来的写作亮点归结出来,看哪个小组发现的最多。

引导归纳要点,学习写作方法:

一波三折的叙事,引人入胜──起初,徒弟是半信半疑,但大半天下来,居然连一个芝麻大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正当徒弟对师傅佩服得五体投地时,却突然发现刷子李裤子上有一个白点:师傅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不料刷子李最后揭开谜底:那白点原来是黑裤烧了个小洞造成的,使刷子李的奇得到了一次次的渲染。

注重细节描写,塑造人物个性──文中刷子李的黑衣黑裤,刷墙时娴熟的动作,还有那个让人吃了一惊的白点等细节描写都使刷子李这个人物活了,神了。

采用对比手法,烘托人物形象──曹小三对师傅半信半疑的态度和主人公艺高胆大的自信进行对比,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刷子李这个具有超凡技艺的奇人由衷的赞叹和肯定。

三、积累精彩语句,体会表达效果

1、谈话:本文语言朴素,并且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无论是人物语言,还是叙述语言,都情趣盎然,简洁传神。同学在解决前两个问题的同时,已经找出了不少精彩语句。现在不妨再读一读,选一句最精彩的推荐给大家,并说出你的理由。

学生再次阅读,准备推荐。

2、交流精彩语句,体会表达效果,进一步学习如何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

3、摘抄精彩语句,尝试记忆: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声,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记忆的第一阶段:作者写了刷墙时的哪几个场景?(蘸浆、摆刷、效果)记忆的第二阶段:每个场景作者是怎样表述的?(学生听读每一句话)记忆的第 ……此处隐藏7952个字……朋友,你们愿意把心里话告诉我吗?

教学设计方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边读边想象,体会课文描写的壮丽景观,并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3、在阅读中个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查阅有关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潮》一课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壮丽的美,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看看那里是怎样一道风景线。

二、初读,感知全文

1、出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

感受它的美、险、奇。

2、初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不添字,不加字。

3、抽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4、说一说:

听了、读了课文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介绍,你觉得哪个词最能体现它的特点?再读读课文,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字?

梳理归纳出“壮丽”、“奇异”。

5、默读全文:

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的内容在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哪些段落在写它的奇异。

壮丽:

第2自然段。

奇异

第3、4自然段。

三、再读,感悟全文

1、齐读2自然段:

读一读,哪些句子最能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美。

海拔:3000米;长:504千米;平均深:2268米;最深:6009米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这种方法叫──列数字。

2、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

“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一争高下”(齐读)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吗?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3、指导朗读:

强调气势。

4、齐读3、4自然段:

找一找,你认为哪些现象最能体现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异。

奇异:

山异 (热带雨林、冰川);

水异(涓涓细流、滔滔江水);

生物的多样性。

5、指导朗读。

6、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意味着什么呢?

齐读5自然段。

为什么说它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呢?

大家交流资料,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历史意义。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雅鲁藏布大峡谷

壮丽 1、大拐弯的神奇(传说)

2、长、深、窄(世界之最)

神奇 3、自然博物馆

4、动物王国

教学设计方案 篇9

一、课题:城市化(第一课时)

二、课标要求: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三、教材分析:上一节学习的“城市的空间结构”是把城市作为一个面,深入剖析城市的内部结构,本节教材把城市作为一个点,从总体上认识城市的发展过程。教材内容分为三部分:一是城市化的概念,二是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三是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案例分析法、图表分析法、分组讨论法等来讲授,培养学生的地理分析能力。

四、学情分析:本届高一学生基础薄弱,自制能力差,但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图表分析能力,但是看待问题还不够全面,因此,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注意知识的系统性,让学生学会全面的分析问题。 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城市化的概念;了解城市化的动力; ?运用资料概括出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2.过程与方法目标

?初步学会地理图表资料的分析方法,并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纳,概括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的异同,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城市发展观。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 教学难点:城市化的内涵 七、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案例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引入深圳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图片、表格和数据,让学生思考:深圳三十年来发生的变化。 一、城市化1.城市化的概念

[引入]一首歌,一个伟人,一座城市。便成了《春天的故事》。故事中的城市就是深圳。30年过去了,故事依旧,而城市却发生了翻天腹地的变化。一组图片,大家感受深圳发生的巨变。观察图片:1982年的边陲小镇—老深圳、20xx年流光溢彩的深圳、20xx年国际化的大都市,从图片中总结城市化的概念:

城市化是一个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 、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大家看课本城市化还有那些表现?2.城市化的具体表现 ⑴人口的集中过程

⑵地域的转换过程 ⑶经济结构的变化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

城市人口总量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

[过渡]到底是什么力量使大量的农村人流向城市呢?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呢?这股动力来自于产生源地不同,但方向相同的两个,即拉力和推力。4.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结合人口迁移的动力因素,思考: (1)什么是拉力?一般来说拉力因素有哪些? (2)什么是推力?一般来说推力因素又有哪些呢?

生1:拉力是指那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如就业机会多;赚钱机会多;医疗服务与社会福利水平高;受教育与升迁机会多;现代建筑居家舒适;文化设施齐全;社会地位提高等。

生2:推力是指那些使得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如维持生计困难(劳动力过剩等);就业机会不足;就医不便、公共设施不足;升学与升迁不易;生活品质低;贫困与社会地位低等。

师:从上述两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人口由乡村流向城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教师总结:人口由乡村流向城市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不平衡。 [过度]结合生活体验,谈谈城市化带来哪些变化? 5.城市化的意义

(1)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2)带来聚落形态变化;

(3)带来生产方 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它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过渡]目前,就世界范围来说,城市人口所占比重已上升到百分之五十左右,有近一半的人居住在城市,那么城市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过程,让我们来看一幅图。 二、世界城市化进程 1.世界城市化进程

[合作探究](1)分析世界城市化的发展变化特点?目前发展特

点?(提示:从水平高低、发展快慢来考虑)

(2)预测今后世界城市化速度将如何变化?

世界城市化进程图

教师归纳总结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同

指导学生通过读图,完成下表。

《【精品】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锦集九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